企业能否以疫情为由,进行经济性裁员?
春节以来,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特别是餐饮、旅游等行业面临停工停产,甚至濒临倒闭的境地。为了降低成本、活下去,少数企业以疫情为由开始大规模裁员。
那么,企业能否以疫情为由进行经济性裁员?企业应如何合法裁员呢?
什么是经济性裁员? “裁员”,即《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规定,法律赋予企业在以下四种情形可以裁员,分别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过失性辞退,第四十条规定的无过失性辞退,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以及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经济性裁员”。 从裁员人数方面定义的话,如企业需要裁减人员达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就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经济性裁员”。 一般情况下,经济性裁员涉及面广、影响大,裁员过程中员工往往处于弱势。因此,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裁减行为,法律对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规定了严格的条件。 经济性裁员的实体条件 一、裁员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了人数限制外,企业采取经济性裁员,还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关于破产重整,《企业破产法》《公司法》等有明确的规定。如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破产重整而裁员的,可以受理破产的法院作出的重整民事裁定书为依据。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可能发生经营困难,但是否符合本款规定的“严重困难”,还需根据地方政府规定的困难企业标准来界定。司法实践中,企业可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报表,证明年度、季度连续亏损,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当然,如果有当地劳动部门的书面认定意见最好。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如企业并非疫情原因裁员,而是适用本条款的规定裁员,需证明:企业存在转产、重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的行为;该三种行为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双方未能就劳动合同变更达成一致。否则,存在违法解除的风险。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本款规定的裁员条件较为原则,须结合企业自身状况以及外部“客观经济情况”综合考量。 二、裁员的限制 1.优先留用人员 法律对裁减人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并非所有员工都能够被裁。原则上,企业在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2.禁止裁减人员 除了前述优先留用人员的限制外,企业不得对以下几类员工裁员: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就此次疫情而言,企业须注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或医疗期内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员工,企业不得对其进行裁员。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及补偿问题 一、程序要求 企业在满足以上实体裁员要求后,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以免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1.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大会说明裁员情况,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 2.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3.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办理退工手续。 二、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应当按照员工在企业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其中,工作年限不是整数的,如果年限为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如果员工月工资高于企业所在地级市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另外,月工资标准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虽然,疫情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均及时出台了各种帮扶和优惠政策。我们之前推出的公众号也提到了,四川省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成都市发布《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的通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利于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 当然,对于因疫情原因,且符合法定情形确实需要经济性裁员的企业,可以依法裁员,但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实施,避免因裁员理由、程序等存在瑕疵导致违法解除、支付赔偿金。 综上,企业能否以疫情为由进行经济性裁员,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存在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者导致企业破产重整等法定情形的,企业可以经济性裁员。否则,即使企业受疫情影响,但没有达到法定的经济性裁员条件,企业也不能进行经济性裁员。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